返回大明话事人 第215  随轻风去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就事论事,请诸公凭借公心表态!”

一府两县的主官和佐贰官,除了朱知府,就是苏州府韩同知、张通判、刘推官,吴县的邓知县、郭县丞,长洲县的袁知县、柳县丞等七个人。

至于其他主薄、典史、知事之类的,在这个决策场合上不了台面。

吴县的郭县丞毫不犹豫,第一个站在了巡抚这边。

因为他没得选,自从林泰来大举西征,攻打木渎镇三堂同盟后,人人都知道郭县丞是林泰来和申季子的代理人,只能一条道走到黑。

第二个是大文学家袁知县,也站在了巡抚这边。

他要搞后世留名的政绩工程,就必须要支持巡抚和林泰来。

再说他作为文艺名人,也有底气不鸟上级知府,大不了不干了,悠游山林发展文坛势力去。

府衙韩同知和张通判也没有过多犹豫,站到了知府那边去。

吴县的邓知县犹豫了半天后,还是忍受不了对林泰来的厌恶感,以及张凤磐复职首辅的诱惑,站到了知府那边。

随就是长洲县柳县丞,也跟着站到了知府那边。

现在只剩下府衙的刘推官了,这就让大家有点疑惑,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犹豫什么。

作为一个被林泰来折腾过很多次的府衙刑名官,经常为了林泰来案件焦头烂额的府衙刑名官,在所有人眼里,刘推官天然就应该站在知府那边去。

但是犹豫到了最后,刘推官居然站在了巡抚这边,与知府、同知、通判等其他所有府衙官员全都不同。

现在阵营彻底明朗了,一边是苏州府韩同知、张通判,吴县邓知县,长洲县柳县丞。

另一边则是长洲县袁知县、吴县郭县丞,还有个府衙刘推官。

所有人都不理解,林泰来这样明确的划分阵营,到底是为了什么。

难道就是为了让撕逼更激烈,斗争更白热化,那又对林泰来能有什么好处?

简直就是故意为了制造敌人而制造敌人,完全没有明确的利益目标!

还是说,林解元经过多次大胜,已经狂妄膨胀到认为,只要自己制造出了敌人阵营,无论有没有逻辑,就一定能消灭掉?

只有林泰来大声的嘀咕说:“真没想到,张凤磐在苏州城的爪牙如此之多,都是以后要清理的余毒啊。”

先补上一点昨天的,今天还有。

(本章完)

------------

坐馆归来

如今除了知府之外的七个府县官站队,四个在知府那边,三个在巡抚这边。

林泰来刚才说将济农仓之事付与公论,按照这种情况,那肯定没法强行改变济农仓现状了。

只能继续由府衙来负责所有济农仓,林泰来今天搬出了巡抚也没有得逞。

但林泰来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挫败感,甚至对这个结果浑然不在意。

很多人心里也明白,这事还不算完。

林泰来似乎只是想以济农仓为借口,划分阵营和甄别敌我而已。

林泰来对知府那边的官员们说:“已经公然抵制抚台了,还做什么迎接的表面功夫?

抚台也不需要尔等在这里虚情假意,都散了吧!”

苏州城的士绅们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,对事态的发展都很意外。

原本以为,等林解元风风光光的携带新巡抚回到苏州,就暂时可以风平浪静、天下太平了。

但没想到,林解元带着新巡抚刚亮相,就如此干脆而清晰的开始在府县衙门划分阵营。

这样公开让所有官员都不含糊的表明立场,让苏州官场失去了所有弹性和缓冲,那以后苏州城官场还能消停?

只能说,有林泰来的地方就有江湖。

人群散去时,林泰来又补充了几句说:“另外我也要告诫诸位,苏州城是大明天子的苏州城,也是苏州人的苏州城,但绝对不是张凤磐的苏州城!”

众人听到林泰来又强调“张凤磐”和“苏州人”,不由得向申用嘉看了看。

在场的人都知道,张四维回朝复任首辅后,最大的“受害者”就是申时行。

林泰来这样公然叫板张四维,看似蚍蜉撼树,但未尝又不是作为申氏外围党羽的“忠勇”。

从这个角度看,申府正牌二爷的胆略和气魄,真的不如林泰来这个名义上的门客。

想到这里,不少人心里不由得对林泰来高看了一眼,忠勇特质总是值得敬佩的。

迎接仪式草草结束,赵志皋转身返回座船,但是他发现林泰来并没有移动脚步,仍然站在岸上不动。

“你为何不走?”赵志皋奇怪的问道。

林泰来叹口气答道:“乡亲们非要也给我单独办一个欢迎仪式,我也不好冷落了乡亲们的心意。

所以抚台先进城吧,我在后面等着另一场。”

赵志皋无语,摇摇头上了座船,然后继续向苏州城里前进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